千果博职百态|用半寸猢狲“演”出微缩世界

2024-06-12 16:38:3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果博坐在工作台前,韩僖僖左手拿着一个辛夷(玉兰花蕾的中药名为辛夷),右手用镊子把一个小小的蝉蜕粘上……很快,一个穿着虎皮裙、头戴金箍的齐天大圣便做好了!

  用蝉蜕的头壳、四肢搭配辛夷做成的身子,按人的肢体特征粘接成各种形态的造型动作。毛猴,这个北京人小时候逛庙会时常能见到的玩具,是一门非遗技艺。

  “80后”的韩僖僖是北京毛猴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机缘巧合,韩僖僖结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猴制作技艺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姜守煜,之后开始跟着姜老师学艺,2019年正式行了拜师礼。

  毛猴制作过程说难好像也没那么难,辛夷加上合适的蝉蜕,韩僖僖最快十几分钟就能做一个毛猴成品出来;可说简单似乎也没那么简单,为了制作精美的布景,有时一两个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行里有句话叫“七分景三分猴”,也就是说,要做好毛猴作品,七成在道具,三成在猴。毛猴通常是放在特定场景中用来表现某个主题,场景搭建十分重要。但是,随着对这项工艺的学习和了解越来越深入,韩僖僖体会到这项工艺若要往深走、往精做,终究要回到毛猴本身,甚至觉得应当“三分景七分猴”。

  “毕竟毛猴在整个场景里头还是占主导地位,需要用毛猴的肢体语言去表现,把这个场景串活了!”韩僖僖说,只有将毛猴做活了,观众才有一种代入感、共鸣感。

  毛猴本身的制作门槛不高,手巧的人很快就能学会。不过,想让毛猴拟人化还真得费一番工夫,这也是制作的难点之一。韩僖僖介绍,毛猴没有眼睛、表情,只能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喜怒哀乐,通过静态画面讲述动态故事。韩僖僖举例说,比如做一个孙悟空的毛猴,一只拿着金箍棒的手是往回勾的,另一只手是抬起来放在头顶的,不同动作的肢体需要在成百上千个蝉蜕中挑选出合适的“四肢”,还真不是随便粘一个就行!

  并且由于蝉蜕薄而脆,操作时稍不注意就会断裂损坏,因此想要粘出一个惟妙惟肖的毛猴,需要巧思,也需要巧手。

  韩僖僖在制作毛猴作品时,除了反映老北京胡同文化、市井生活,还会制作节日节气、奥运、旅游、瑜伽、高考等多元主题,通过活灵活现的肢体语言和千变万化的道具展现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也意味着,他在场景布置和道具制作上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创意。

  与老一辈手艺人主要使用的牙签、木片、报纸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作为还原毛猴场景中的道具不同,韩僖僖在传承中创新。他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使用制景材料更加多样化——雪弗板、超轻粘土、美甲用品、环氧树脂……此外,他还运用3D打印、激光雕刻等先进技术制作作品。他说:“所有材料和技术手段,都是为了让作品比例更协调、细节更精致。”

  由于最初学习微缩景观制作,所以韩僖僖在毛猴制景的比例方面卡得比较严格,这也是成为他眼中的另一个难点。

  “我通常会采用1:35的比例制景,因为毛猴最大可能也只有3到4厘米,非常适合这个比例。”使用专业的手工材料和专业的设备能够帮助韩僖僖更好地等比例还原各种场景,让毛猴形象更生动、更鲜活。

  韩僖僖说,毛猴说是猴,其实表现的是人,正因为没有特别清晰的面部特征,可以看作是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缩影,引发共鸣。如今,他也尝试通过视频、网络等途径,为毛猴作品和文化的传播推广带来更多可能。

搜索